兒童常見的5大視覺問題:弱視、散光、斜視、近視、遠視
- 弱視:
弱視是因為眼睛與大腦不能適當地合作而造成視力下降,是很常見孩童視覺受損,在學齡前的小孩有2 %~ 5%受到弱視的影響。一般來說,弱視大多發生在5歲以前的幼童,若如果沒有積極地治療則視力會持續地受到影響,而且造成的視覺受損將比外傷和其他眼睛疾病更嚴重。
- 散光:
散光是因為不規則的角膜形狀造成的視覺問題。散光在每一種距離都會造成模糊的視覺,而且有散光的人通常都會伴隨著近視或遠視,通常散光的症狀是出生就有了,家族病史有散光也會增加孩童罹患的風險。
- 斜視
斜視是眼睛內斜、外斜或眼球轉動不能相互作用。其表徵及症狀包括眼球無目的地移動、雙影或只靠單一眼睛看東西且眼睛表現出偏離。然而,有些小孩的眼睛表現出直視,但雙眼無法相互作用,這是雙眼視覺異常(binocular disorder),會造成疲勞、不舒適或逃避近距離看東西。
- 近視:
近視會造成看近方的物體比看遠方的還要清楚。台灣大約有1/3以上的人口有一定程度的近視,近視在小孩族群尤其常見。
- 遠視:
遠視會造成看遠方的物體比看近方的還要清楚。有些小孩出生時就具有遠視,但是會隨著眼球發育而逐漸減少。
兒童視覺問題的重要表徵及族群:
- 瞇眼、喜歡只用一隻眼睛看
- 看東西時喜歡拿得很近
- 頭會歪一邊看
- 一直揉眼睛
- 一眼或雙眼內斜或外斜
- 眼睛紅或分泌物多
- 家族有弱視或高度數的屈光異常(近視、遠視或散光)
- 會影響全身性的疾病(先天性糖尿病……等)
- 早產兒
- 發展遲緩
當家長發現家中小孩出現以上任何表徵,建議儘早帶小孩至眼科做完整的檢查與評估,若能越早參與治療或訓練課程,才能把握孩童視力修正的黃金時期,擁有健康的視力。
發表評論
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?Feel free to contribute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