長針眼該怎麼辦?
首先要介紹針眼是甚麼?
- 針眼又名”瞼腺炎”
- 俗稱”針眼”
- 台語叫”眼尖”
- 正式的學名是”麥粒腫”
- 眼瞼緣局部性的急性化膿性炎症,主要是由葡萄球菌感染所引起

麥粒腫 (針眼)的原因:
- 氣候之季節變化、氣溫高低不定
- 油性膚質、皮脂腺分泌旺盛、皮脂腺容易阻塞
- 疲勞熬夜、情緒緊張、內分泌失調
- 不注重眼部清潔,以不潔之手揉眼睛
- 喜歡吃油炸、辛辣、堅果、巧克力等易上火的食物
- 習慣上妝的人,化學物質易刺激淚皮脂腺而發炎阻塞
- 患有慢性結膜炎或眼瞼炎的患者
- 近視、散光、老花眼等患者,因無法清楚對焦,眼睛易疲勞,會使瞼板腺管之平滑肌不正常的收縮,造成阻塞發炎
- 維生素缺乏或營養不良
- 免疫力下降的病人
麥粒腫(針眼)的臨床症狀:
- 眼瞼泛紅
- 睫毛底部的眼瞼出現带有黄頭的膿
- 膿頭周圍的眼瞼皮膚腫脹、發炎
- 厲害的自發性疼痛
- 腫脹強烈的部位會有壓痛感
麥粒腫 (針眼) 的病理分型(依發炎部位區分):

- 睫毛毛囊的皮脂腺受葡萄球菌感染。
- 衛生條件差、体質弱或屈光不正者,易得此病。
- 眼瞼局部紅腫、充血和疼痛,接近瞼缘部位可摸到硬結,有時耳前淋巴結會腫大並觸痛,甚至有怕冷、發熱、全身不適等症状。
- 約數天毛囊根部就出現黄色膿點,膿排除後症狀便逐漸好轉而痊癒。

- 此為瞼板腺(麥氏腺)的急性化膿性炎症,於結膜囊腫脹化膿。
- 症状與外麥粒腫相似,但因發炎在較堅實的瞼板组織内,所以疼痛更劇烈,炎症持續时間也較長,嚴重時整個眼瞼紅腫。
- 幾天後,發炎處在眼瞼內面長出膿頭,排膿後即告痊癒,症狀也會隨之消失。
麥粒腫(針眼)的治療護理:
- 藥物:口服抗生素或點類固醇眼藥水。
- 眼部濕熱敷:以40~50度的水打溼毛巾,直接敷於患眼10~15分鐘。可消腫止痛,加速眼部微血管之血液循環、血管擴張,使膿較快排出。
- 禁忌:不得自行擠壓或用没有消毒的針去挑,因臉部有豐富的血管與淋巴,不當處理易使細菌擴散,嚴重者甚至引發蜂窩性組織炎。
- 外科手術:對於較大、較嚴重或久久不散的膿腫已形成膿點時,可給予外科切開排腫,以特殊器械破壞膿皰內組織,將膿擠出,並點藥水藥膏。
麥粒腫 (針眼) 的居家預防:
- 勿熬夜、多運動,增強免疫力。
- 平時注意營養均衡,多食用蔬菜水果,多補充水份。
- 少吃油炸品及油脂成分高的食物,例如:花生、果仁、巧克力等。
- 少吃刺激性食品,如海鮮類、羊肉、辣椒、蔥、薑、大蒜等。
- 保持眼部清潔,不要隨意揉眼睛。
- 熱敷眼皮,並用【眼瞼清潔片】擦拭睫毛上的油脂,可防止皮脂腺開口被阻塞。
長針眼了該怎麼辦?
其實在針眼剛長出來的時候應該盡速就醫,可以使它在最不嚴重時就獲得控制及處理,有些人以為自己很容易好,就放著不管它,到最後嚴重有可能會變成一顆,而且是吃藥或點藥水,都消不掉的肉,只能使用眼整形手術,把它給切割掉囉。
發表評論
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?Feel free to contribute!